夏天坐车里蒸桑拿好不好,夏天热的蒸桑拿的说说
下午1点半,最热的午后时分,室外温度35℃,大棚内温度高达40℃。葫芦科植物里,唯一一种夜间开花的植物,就是瓠瓜。吴晓花觉得,这是个有意思的课题。为什么会这么说?主要原因是,高温天,特别是像浙江这样昼夜温差小的地方,瓠瓜雄花开花的时间会早于雌花,导致挂果率大大降低。联想到瓠瓜的老家在非洲,那里的夏季比浙江更炎热,为了更好地开花结果,瓠瓜选择在夜间开花,应该是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。经过人工摘心的瓠瓜藤这么做会让瓠瓜晚3-4天上市,却可以避免高温徒长形成的高脚苗。工作一直很拼很投入的她,好像把瓠瓜当成自己孩子般在疼爱。在专家这样精心地呵护下,我们能吃到的瓠瓜,自然都是瓜中佼佼者。
炎炎夏天,蒸桑拿到底有哪些好处
洗桑拿浴的好处 桑拿浴是一种特殊的洗澡方法,兼有清洁皮肤和治疗疾病两种作用。它通过接连几次的冷热交替可缓解疼痛、松弛关节。
钱江晚报·小时新闻记者 施雯 通讯员 邵敏 王夏君
持续高温的夏季,本地蔬菜进入淡季。
夏天比较热的天气情况下,适合蒸桑拿吗?
餐桌上一道叫瓠(hù)瓜的菜,却可以撑起整个夏天的味蕾。
柔软多汁又鲜嫩的瓠瓜,几乎人见人爱。
它为大众熟识的名字,是蒲瓜、葫芦、夜开花。
短棒型瓠瓜
不过,你舌尖上的美好,却是别人烈日下的辛劳。
本周,桑拿天来了。
在高温下的“焖烧大棚”里种瓜,是种怎样的体验?
今天,小时新闻记者跟着专家去劳作,带你走进浙江省农科院的瓠瓜大棚。
1】黄瓜、瓠瓜都是葫芦科植物
瓠瓜是唯一夜间开花的
长江以南的很多省份,夏季许多蔬菜无法正常生长,瓠瓜成了淡季扛把子的一种蔬菜。
5月30日播种,6月15日移栽,大棚里的瓠瓜正值结果期。
下午1点半,最热的午后时分,室外温度35℃,大棚内温度高达40℃。
高温下的瓠瓜大棚
在这样站一会儿就会让人晕眩的工作环境下,瓠瓜育种专家吴晓花却要开始进棚劳作。
身材削瘦的吴晓花,体重不到100斤。同事总是劝她多吃点。她却笑着说,我就爱吃蔬菜,不爱吃肉。
我省瓠瓜育种专家吴晓花
从植物分类学上讲,我们夏天吃的黄瓜、西瓜、南瓜等果蔬,都属于葫芦科植物,它们每天开花的时间,是从清晨开始的。
葫芦科植物里,唯一一种夜间开花的植物,就是瓠瓜。
夏季下午3点左右,瓠瓜进入开花时间,花朵会一直持续绽放,到第二天早晨7-8点凋谢。
高温瓠瓜自然授粉比较困难,人工授粉的工作要在花朵绽放前进行,通常就是午后最热的那段时间。
含苞待放的瓠瓜雄花
为什么瓠瓜和昙花一样,会在夜间开花?吴晓花觉得,这是个有意思的课题。
作为雌雄异花同株的植物,瓠瓜虽然原产于非洲,但它还是挺怕热的。
为什么会这么说?
主要原因是,高温天,特别是像浙江这样昼夜温差小的地方,瓠瓜雄花开花的时间会早于雌花,导致挂果率大大降低。
联想到瓠瓜的老家在非洲,那里的夏季比浙江更炎热,为了更好地开花结果,瓠瓜选择在夜间开花,应该是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。
姿态各异的“葫芦娃”
瓠瓜也是外貌协会的生物,长得好看的,可能味道也不错。
专家大棚里的瓠瓜,造型除了葫芦型,还有圆型、棒型、牛腿型、异型等;瓜皮颜色也有白色、浅绿、深绿、油绿、花绿等;瓜肉也有白色,白绿,白黄等色。
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,瓠瓜表皮长着一层白色绒毛,当绒毛一摸易掉时,代表瓜熟可以采摘了。
2】掐花、掐叶、掐瓜
你吃到的瓠瓜绝对是“精英”
瓠瓜和番茄一样,是无限生长的植物。
也就是说,理论上讲,瓠瓜可以上天。
不过,在大棚里,我们看到搭着架子的瓠瓜,个头只有2.3米左右。
专家正在给瓠瓜打侧枝
长成这个样子,专家要花不少功夫。
首先,小苗移栽到大棚里,长到5-6片叶子时,瓜苗要一个个手工摘心。
经过人工摘心的瓠瓜藤
这么做会让瓠瓜晚3-4天上市,却可以避免高温徒长形成的高脚苗。
还有一个重要目的,摘心后侧枝会迅速生长,而侧枝开的花,多是雌花,它们自带娃娃瓜,一看就能认出来。
圆形瓠瓜的雌花(未开花授粉)
并不是所有侧枝上开的雌花,都需要保留。
当一株藤10节左右出现雌花时,瓠瓜才可以开始留花,之前的花和侧枝都需要打掉。
不光花要打,叶片也一样要摘。
那种长得大大圆圆,深绿色的厚实叶片叫功能叶,它们能让植株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,每一株藤上应该要有20-25片这样的叶子。
不能满足以上条件的叶片(老叶或者多余的小叶片),它的生长会消耗植株营养,影响瓜的生长,看到这样的“娃娃叶”和老叶,直接掰掉就可以。
左边为娃娃叶,右边为功能叶
瓜藤长到2.3米时,每株必须要做个打顶的动作。
如果不打,任瓠瓜无限生长,营养就供应不足,瓜会长不好。
温度不是太高的时候,吴晓花会在雄花花粉释放,花朵没绽放前,把花粉取出,授到雌花柱头上,让娃娃瓜继续长大成瓜。
一株瓜藤,一次最多只能结2-3个瓜,所以看到多余的花和瓜,要人工不停地打掉它。
3】“葫芦仙子”浙江、新疆两头跑
育成短棒子瓠瓜,人送外号“天然味精”
每次说起瓠瓜,吴晓花总是眉飞色舞、滔滔不绝地样子。
工作一直很拼很投入的她,好像把瓠瓜当成自己孩子般在疼爱。
每年7月,除了在浙江搞育种外,吴晓花和同事还要远赴新疆繁种,那里的夏天,比浙江更加炙热和干燥,但也更适合瓠瓜生长。
在专家这样精心地呵护下,我们能吃到的瓠瓜,自然都是瓜中佼佼者。
我们南方人比较喜欢的瓠瓜,颜色要翠绿油亮,绒毛最好不要太多。
现在,菜场卖得最多的还是棒型的瓠瓜,但是以长棒型为主。
一根瓠瓜60厘米长,全家一顿吃不完怎么办?
这些年,吴晓花作为主要完成人育成了浙蒲系列多个瓠瓜新品种。
其中,近年育成的浙蒲9号短棒型瓠瓜,完美解决了千家万户的小烦恼,不到30厘米长的浙蒲9号,刚好够一顿吃完。
瓠瓜的鲜味与游离谷氨酸含量有关,检测发现,浙蒲9号游离谷氨酸含量更丰富,吃起来口感特别鲜,人送雅号“天然味精”。
除了鲜,瓠瓜最好还有点甜糯,这方面,浙蒲9号表现也很不错,它鲜甜糯的口感,完全能征服那些不爱吃瓠瓜的人。
至于烹饪方法,既然是天然味精瓜,那和虾皮、笋干、梅干菜、肉丝等搭配放汤,味道是相当鲜美,清炒或者清蒸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在南方蔬菜大棚里栽培的浙蒲系列瓠瓜,已经实现了一年四季周年供应市场。
现在,浙蒲系列的瓠瓜,已经成为湖北、江苏、安徽、福建、山东等省的主栽品种。
浙江有瓠瓜栽培面积16-18万亩,其中60%的栽培面积,用是浙蒲系列的瓠瓜品种。
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,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、复制、摘编、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,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。
来源:钱江晚报·小时新闻
天气热的时候,很多人都喜欢到凉爽的地方避暑,而户外的这些地方都是避暑胜地:河边;山上;湿地。
夏天本身就很热,不需要去蒸桑拿。因为会排汗,去蒸桑拿的话,就会流失大量水分。对身体不太好。所以,冬天身体不会自动排汗,就去蒸桑拿。才会对身体好。